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作家公开课》 | 赵本夫:“文学旅行”中的差异与认同

小说月报 2022-04-10

2022年3月25日下午,“中国作家公开课”线上课堂迎来了著名作家赵本夫题为《中国当代文学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之浅见》的专题讲座。本次课程由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教授主持,逾两百名师生在线参与。

首先,徐宝锋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赵本夫老师的创作成就及作品的跨媒介传播与影响。赵本夫老师是我国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津贴,作品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汪曾祺华语小说奖”“施耐庵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长篇小说奖”“百花文学奖长篇小说奖”等二十多种奖项,被译成十几种语言。

徐宝锋教授主持本次课程


赵本夫老师不仅是《小说月报》上的热门作家,也深受影视界青睐,其大量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广受好评。1998年《小说月报》第7期选载了小说《天下无贼》,后被改编为电影天下无贼(2004),获得巨大反响;此外以长篇小说《刀客与女人》为底本改编的电视剧《走出蓝水河》也获得一致好评。

《天下无贼》小说及同名电影海报

作为一位立于时代潮头的作家,赵本夫老师却始终坚持传统的写作方式——“泡一杯茶,抽一支烟,用手在纸上写。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像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很亲切、很自然”。从坚持“手写传统”的独特感受出发,赵本夫老师娓娓道来,讲述了自己对当代生活与中国文学世界处境的敏锐感觉,高屋建瓴地论述了自己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及其与中外文化交流之关系的独到见解。

赵本夫老师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与文娱产业崛起,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中国当代文学自身文化底蕴深厚,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亦接受世界文学的影响,呈现出共性涵纳个性、文学审美体验多元化等特点。

赵本夫老师做演讲


因此,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本质既非征服也非趋同,而是基于平等与尊重的相互欣赏,用自身文化去丰富世界文化,世界因不同而多彩。承认东西方文明的差异,秉持“君子和而不同”的中国哲学主张,有助于保存文化的异质性和多样性。

“文化交流如同旅行:思想独立的旅行者,更会欣赏不同的风景,感受文化的多彩,从而视野更开阔,脚步也更坚实有力——这正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所在”,赵本夫老师如是说。

在问答环节中,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青年文化身份定位等问题,赵本夫老师一一作答并特别强调:一要通读历史以加强纵深,二要增加阅历以开阔视野,三要坚持文化自信以宽厚包容。在赵本夫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同学们深受启迪。

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将继续与《小说月报》合作,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与海内外、课堂内外的读者、译者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北京语言大学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

往期推荐:

北京语言大学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新课推荐 | 北京语言大学线下公选课《中国作家公开课》开课啦!

新学期 | 北京语言大学线下通识课《中国作家公开课》又开课啦!

《中国作家公开课》第二期重装亮相

《中国作家公开课》 | 弋舟:耐心地“状物”是文学的根基

《中国作家公开课》 | 李玲谈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流变(1949-1985)——时代命题下女性主体意识的多维探索

《中国作家公开课》 | 鲁敏:从灵感到文本,从文本到传播

《中国作家公开课》 | 孙频:小说是散发着独特气质的生命体

《中国作家公开课》 | 尹学芸:以生活创造文学,用文学解释世界

《中国作家公开课》 | 源于偏好、精于构事、成于深思 ——周大新谈小说创作

《中国作家公开课》 | 陈楸帆:在科幻的流动性中获得新知


来源 |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文字 | 王雨晴  白芸绮  李茜杭图片 | 万国松编辑 | 王立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